《黄帝内经》讲:"肾气通于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”。
许多朋友于夜深人静时相聚,感觉耳朵里似有只知了不停鸣叫,要不就总觉耳朵像蒙了东西,听不清他人说话,很多人一听到耳鸣便称“肾有虚得大补”!然而传统养 生中,仅补养肾精未必有成效,关键在于要激发身体里的肾阳,使精气能通畅地到达耳窍。
一、为什么“填”不如“动”?
肾阳为身体之根基,向全身输送温暖,若肾阳不足,即便备有熟地、山茱萸等诸多补品,亦似备柴未点火,屋内仍寒,此时耳会嗡嗡作响、听力不清,实乃肾阳无法将精气输送至耳,耳失滋养所致。
要是胡乱地补充营养,反倒很容易把身体里面的气的通道给堵住,就拿那些阴液缺少的人来说,像舌头红、舌苔很少还有裂纹的这类人,如果只是一个劲地给身体补充油腻的、有滋补作用的食物,却不把阳气调动起来,那就跟往潮湿的地方倒污泥差不多,水更没办法流出去了,耳鸣的状况也会变得更厉害。
展开剩余73%二、四个动作唤醒肾阳
动作1:守住肾气源头——静待太溪穴
拇指按太溪穴,闭眼凝神,仔细体会指下动静,
若觉穴位发温或微跳,说明肾气开始苏醒了,
通肾气达耳,太溪是肾经根本,静守此处能引阳气归位。
动作2:捋顺肾经通路——推揉升气法
从脚底涌泉那里开始,沿着内踝往上推,推到膝盖下面,手法就像理棉线一样,轻轻慢慢一直推,
推按时若觉阻滞松开,局部慢慢暖起来,便是肾气通了。
动作3:引火回根——导引督脉法
手心贴后腰命门穴,顺脊柱向上推至头顶百会,再缓缓将热气引回腰间,
若觉热流沿脊背上行,说明浮散阳气正在归位,
督脉统领全身阳气,此法助阳气与肾水交融,调节上热下寒的耳鸣头晕。
动作4:固守精气——束带聚气法
把手掌贴在腰带脉穴上,朝着肚脐的方向轻轻推,就像收拢又松开衣带那样,
腰腹渐暖,说明耗散的气收住了。
三、这些情况提醒您该调肾阳了!
腰腿发冷,是因为肾阳不够,没法好好温暖滋养骨骼,到了傍晚,或者干完活儿之后,这种发冷的感觉会更突出。
舌头尖红少舌苔,肾阴亏损压不住虚火,常常伴有睡觉不踏实、心里烦闷燥热。
天冷耳鸣更严重了,寒气让经脉收缩,肾阳没法推动气血,耳朵就更缺血滋养了。
四、每日养肾三件事
清晨起来,按揉悬钟穴,让髓气升上去滋养头部跟耳朵。
要格外留意腰腹以及脚踝的保暖,就跟守护着正在燃烧的炭火似的;睡觉之前用温度适中的水去泡泡脚,泡到后背稍微出点汗。
减少损耗就是补益身体,少熬夜、少慌张担心损伤肾脏,可以练八 段 锦里的“两手攀足”来巩固腰肾。
阳气需着重调养,非强硬进补,那恼人的蝉鸣与听力含糊,多是肾阳“未苏醒”,并非真干涸,经导引、点按及静心内守,唤醒肾阳萌发之力,使精气自然流转,耳朵自能康复清亮。#养肾 #耳鸣
发布于:湖北省七星配资平台-靠谱配资网站-配资软件app-配资论坛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